回眸——武汉市园林和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

[复制链接]
查看: 730|回复: 0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0

积分

认证VIP

积分
0
发表于 2018-12-12 13: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7月21日,也就是一年前的今天,武汉市园林和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标志着我市园林和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园林和林业进入到信息化管理的新阶段。

  

  一年来,在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园林和林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园林和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根据实际需要,在不断升级和完善。全市大力开展全市生态资源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录入工作,信息系统已在全市森林、绿地、湿地等生态资源信息管理、日常巡护及有害生物监测防控等方面全面投入了实际应用。我市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也被2018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授予“优秀工程银奖”,武汉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全国第三批林业信息化示范市。园林和林业信息系统为我市生态化大武汉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全市园林和林业信息系统通过评审验收投入应用一周年之际,我们在此一起回顾信息系统建设的历程,展望信息化发展的前景,坚定信息化发展的信心,对我市园林和林业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项目建设历程

  2014年6月,为推进我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对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市林科站按原市林业局党组要求,正式启动对武汉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改革,通过实施聘请法人代表、招聘技术人员、按“五分开”要求建立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成立了武汉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为后期我市园林和林业信息系统建设打下了基础。

  

  2014年11月,原市林业局向市信息产业办申请对“武汉市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评审。同年12月,市信息产业办对项目可研报告组织评审,并复函同意组织项目申报立项。

  

  2014年12月,原市林业局向市发改委申请批复“武汉市林业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5年2月,市发改委批复同意项目立项,项目总投资972.23万元。

  

  2015年9月,市园林和林业局向市发改委申请批准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同月,市发改委组织第三方审定后,同意初步设计方案,审定后项目总投资944.61万元。

  

  2015年11月,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启动。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完成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按“系统建设及基础设施采购”、“数据库建设”、“项目监理”等3个部分打包,中标单位分别为北京地林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武汉实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标工作完成后,随即全面进入信息系统项目建设阶段。

  

  为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满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需要,局党组经多方调研,决定对部分子系统进行了调整,新增城市园林绿地资源信息管理、湿地资源信息管理等5个功能子系统,调减3个子系统,最终,经调整后的信息系统集成了13个子系统,160多个图层。

  

  2017年7月21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通过专家评审验收,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以国家林业局“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为指导,结合武汉市园林和林业资源经营与管理需求,建成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项目建设内容丰富,系统总体架构合理,对武汉园林和林业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按“大数据”模式集成了全市森林、湿地、城市园林绿地等12类数据,形成了全市“生态资源一张图”。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广泛开展需求分析。为使信息系统整体构架、功能等更加完善,更好地满足职能工作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组织了20多次需求分析专题会议。省林业厅、市园林和林业局领导都十分重视我市信息系统建设,先后多次带领相关业务处室对信息系统进行了调研,对系统建设提建议,作指导,促进了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方便实用。

  

  (二)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确保项目在国内同类项目中具有领先性、超前性,我们先后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到重庆市和四川德阳市园林局、襄阳市林业局、荆州市园林局等处学习考察。多次前往住建部进行“数字园林”系统的专题咨询和学习,成功开发了网络版“园林绿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彻底克服了分散建平台,业务条块分割,资源无法共享的弊端,在国内首创“生态资源一张图”。

  

  (三)切实做好数据采集。全市在森林资源、林地更新、有害生物监测、古树名木及花卉苗木基地等方面的调查工作相继展开,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源数据。2017年以来,全市投入3000多万元,全面开展园林绿地普查工作,进展顺利。目前,部分子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已全部完成,并投入推广应用。数据采集工作为信息系统充实了内容。

  

  (四)创新拓展系统功能。为适应园林和林业发展新形势,紧盯信息技术发展前沿,我们专门开发了生态资源巡护系统,满足全市生态资源日常巡护的需要;创新了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调查技术手段,提高了松材线虫病防治效率;探索开展了森林、绿地、湿地等生态资源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建设,为生态价值评估提供依据。结合上述技术日趋成熟与完备,我们还会拓展系统功能,建立更多的子系统。

  

  

  (五)大力开展推广应用。全市已在园林和林业系统人员内开展多期市级信息系统应用培训,使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除在全市推广应用外,我们也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向省林业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介我市园林和林业信息系统。云南省德宏州林业局、省林业厅种苗站、黄冈市林业局等单位先后来我市考察信息系统建设,省林业厅种苗站还提出要求,应用我市信息系统,收录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目前我们已将系统平台升级,正在录入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数据。我市信息系统已开启了“走出去”的推广发展道路。

  

  三、信息化建设展望

  当前,我市园林和林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任重而道远,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做好信息系统的完善升级和推广应用工作。

  

  我们将在继续做好园林和林业资源数据采集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强软件开发应用,开发公园APP,绿道APP、古树名木APP、观鸟APP、森林旅游APP等多种社会应用软件开发,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广泛开展信息系统应用培训,让全市园林和林业系统内广大干部职工了解、掌握信息系统的使用。还将探索运行模式,拓展服务市场,除了满足我市园林和林业资源信息管理应用外,我们热忱欢迎全省乃至全国的同仁试用我们的信息系统,让我市信息系统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

  

  园林和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建设项目,是实现园林和林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园林和林业人,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倾注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大的努力,让我市信息化建设为创建全国中心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回眸一年,激荡人心,未来已来,远景可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图文
在线客服(工作时间:9:00-22:00)
400-1234-56789
京生活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5-2016  京生活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    ( 京ICP备10201217号-6 )